搜索
首页 《奉和御制夏中垂钓作》 睿赏只应从暇豫,圣恩宁肯间沉翔。

睿赏只应从暇豫,圣恩宁肯间沉翔。

意思:他奖赏只应该从闲暇,圣恩宁肯间沉翔。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奉和御制夏中垂钓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太平盛世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叹之情。 首句“物茂时平日正长,翠华停驭睠方塘”描绘出了太平盛世的景象,万物繁荣,时光安宁,皇帝停驻在池塘边,俯瞰着广大的国土。这句诗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昌盛的欣喜之情。 “文竿乍拂圆荷动,頳尾时翻素荇香”描绘了池塘的美景,文竿指文鳐鱼在水中游弋,圆荷则代表荷叶,荇香则代表水草的香气。这两句诗将池塘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睿赏只应从暇豫,圣恩宁肯间沉翔”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赞美,认为皇帝的赏赐只会给予欢乐的人,圣恩则不会遗忘那些默默奉献的人。 最后“吞舟自是贪芳饵,犹笑成汤一面张”以物茂时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贪图名利的人的讽刺,他们就像吞舟的鱼儿一样,只知道贪图美味的鱼饵,却还在嘲笑成汤只撒了一面网。 整首诗以景入情,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国家昌盛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贪图名利者的讽刺和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物茂时平日正长,翠华停驭睠方塘。
文竿乍拂圆荷动,頳尾时翻素荇香。
睿赏只应从暇豫,圣恩宁肯间沉翔。
吞舟自是贪芳饵,犹笑成汤一面张。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圣恩

    读音:shèng ēn

    繁体字:聖恩

    意思:(圣恩,圣恩)

     1.帝王的恩宠。
      ▶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诚以天网不可重罹,圣恩难可再恃。”
      ▶《后汉书•明帝纪》:“圣恩遗

  • 宁肯

    读音:nìng kěn

    繁体字:寧肯

    意思:(宁肯,宁肯)

     1.难道不肯,岂肯。
      ▶《后汉书•刘盆子传》:“所以厚诸君者,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宁肯哀之乎?”晋·干宝《搜神记

  • 应从

    解释

    应从 yìngcóng

    [agree] 对某种建议表示同意或答应

    他点头应从了大家的建议

    读音:yìng cóng

  • 睿赏

    读音:ruì shǎng

    繁体字:睿賞

    意思:(睿赏,睿赏)
    圣明的鉴赏。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香山寺》:“嘉靖间,驾幸此,上语侍臣:‘西来诸山,独此山有翠色。’真睿赏也。”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