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相望处,云树碧参差。
意思:相思相望处,云树碧参差不齐。
出自作者[宋]陈允平的《客中怀友》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霜露湿征衣,行非少壮时》是一首表达离别与思念之情的诗篇。它通过描绘出征士兵的艰辛与思念,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与敬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
首两句“霜露湿征衣,行非少壮时”,直接描绘了出征士兵的艰辛。霜露湿征衣,形象地表现了士兵在寒冷的天气中行军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行非少壮时,则表达了他们已经不再年轻,而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接下来的两句“何堪万里役,动是一年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艰辛和无奈。何堪万里役,表达了士兵们对于万里征战的痛苦和无奈;动是一年期,则表达了他们每次出征的时间都是一年,意味着他们常常离家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士兵们的苦难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
在接下来的四句“高谊贫中见,深情别后知”中,诗人表达了对士兵的高尚品质和深厚情感的赞美。高谊贫中见,意味着士兵们的品质在贫穷的环境中得以显现,他们坚守道义,不屈不挠。深情别后知,则表达了他们虽然离家在外,但他们的情感依然深厚,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都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中。
最后两句“相思相望处,云树碧参差”是诗篇的高潮部分,也是诗人对士兵的深深同情和祝福。相思相望处,描绘了士兵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渴望回家的愿望。云树碧参差,则以景结情,用碧绿的树木来象征士兵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出征士兵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敬意。同时,诗篇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