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林道上閒步三首》 萧然丈室无人间,一炷炉峰顶上浮。

萧然丈室无人间,一炷炉峰顶上浮。

意思:萧条丈室没有人之间,一炷香炉峰顶上浮。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东林道上閒步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一位比丘(和尚)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安详、超脱的比丘形象,以及他周围的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1. 形象描绘:首句“碧眼庞眉老比丘”形象地描绘出比丘的外貌特征,碧眼庞眉,给人一种深邃、沉稳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年龄和修行程度。 2. 环境描绘:次句“云根高卧语难酬”描绘了比丘所处的环境,云根高卧,给人一种高远、清幽的感觉,语难酬则表现了比丘深沉内敛的性格。 3. 内心状态:三四句“萧然丈室无人间,一炷炉峰顶上浮”进一步展现了比丘的内心状态,萧然丈室无人间,表现了比丘的孤寂和超脱,一炷炉峰顶上浮则表现了比丘的专注和冥想。 整首诗通过形象、环境和内心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深沉、内敛、专注修行的比丘形象,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清幽、高远、超脱的氛围。 在语法和用词方面,诗人也颇具匠心。比如,“碧眼庞眉”的运用,既形象又生动;而“云根高卧”则运用了象征手法,既描绘了环境又暗示了人物的性格。同时,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流畅自然,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氛围,成功地展现了一位比丘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敬仰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碧眼庞眉老比丘,云根高卧语难酬。
萧然丈室无人间,一炷炉峰顶上浮。
作者介绍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萧然

    读音:xiāo rán

    繁体字:蕭然

    英语:desolate

    意思:(萧然,萧然)

     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
      ▶《史记•酷吏列传》:“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

  • 峰顶

    读音:fēng dǐng

    繁体字:峰頂

    意思:(峰顶,峰顶)

     1.山峰的顶端。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从坳南直跻峰顶,其峰甚狭而峭,凡七起伏。”
     
     2.喻事物发展

  • 上浮

    读音:shàng fú

    繁体字:上浮

    英语:float upward

    意思:上升。
      ▶《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然后扬节而上浮,凌惊风,歷骇猋

  • 丈室

    读音:zhàng shì

    繁体字:丈室

    意思:
     1.佛教语。相传毗耶离(在中印度)维摩诘大士以称病为由,与前来问疾的文殊等讨论佛法,妙理贯珠。其卧疾之室虽一丈见方而能容纳无数听众。
      ▶唐·显庆年间,王玄策奉敕出使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