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校书七兄(一作送韩校书)》 因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因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意思:因为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出自作者[唐]李冶的《寄校书七兄(一作送韩校书)》

全文创作背景

**《寄校书七兄(一作送韩校书)》的创作背景是李冶为了寄给一位担任校书郎职务的“七兄”而写的**。此诗创作时,这位“七兄”正在从乌程赴任所、沿江而上的途中。李冶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和牵挂。这首诗在五言律体中算是很别致的,其起句尤难,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这首诗就是从题目开始写起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
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作者介绍 李冶简介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唐诗纪事》卷七八有云:“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关键词解释

  • 大雷

    读音:dà léi

    繁体字:大雷

    意思:地名。在今安徽省·望江县。
      ▶晋置大雷戍,刘裕讨卢循,自雷池进军大雷,即此。
      ▶南朝·梁·鲍照有《登大雷岸与妹书》。
      ▶清·唐孙华《送吴条闻赴望江学官》诗:“

  • 八行书

    书信。《文苑英华》卷二一四引 北齐 邢邵 《齐韦道逊晚春宴》诗:“谁能千里外,独寄八行书?” 唐 李冶 《寄校书七兄》诗:“因过 大雷岸 ,莫忘八行书。” 宋 梅尧臣 《送辛都官知鄂州》诗:“愿君访旧跡,因报八行书。”参见“ 八行 ”。

    读音:bā háng shū

  • 忘八

    读音:wàng bā

    繁体字:忘八

    意思:
     1.龟、鳖的俗称。又称王八。多用作詈词。
      ▶元·施惠《幽闺记•天凑姻缘》:“咳,这个天杀的老忘八!”
      ▶《红楼梦》第四六回:“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去

  • 行书

    读音:xíng shū

    繁体字:行書

    英语:running script

    意思:(行书,行书)

     1.写作文书。
      ▶《管子•问》:“官贱行书,身士,以家臣自代者几何人?”尹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