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车》 风月一时都属客,杖藜聊复寄诗情。

风月一时都属客,杖藜聊复寄诗情。

意思:风月一下子都属客,杖藜姑且再寄诗情。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水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边终日水车鸣,我自平生爱此声。风月一时都属客,杖藜聊复寄诗情》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对江边水车鸣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句“江边终日水车鸣”直接描绘了江边的场景,水车在不停转动,发出持续的鸣声。这句诗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江边田园画面,使人仿佛听到了水车转动的吱呀声,看到了水流的涌动。 “我自平生爱此声”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这种声音的喜爱之情,这种情感源自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风月一时都属客”一句,诗人将风和月都纳入到自己的诗情中,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愿意将时间投入到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欣赏中,体现了他的闲适和恬淡。 “杖藜聊复寄诗情”则表达了诗人愿意用诗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感受,寄寓他的情感。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即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边水车鸣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闲适和恬淡。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边终日水车鸣,我自平生爱此声。
风月一时都属客,杖藜聊复寄诗情。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诗情

    读音:shī qíng

    繁体字:詩情

    短语:雅兴

    英语:poetry

    意思:(诗情,诗情)

     1.作诗的情绪、兴致。
      ▶唐·刘禹锡《秋词》之一:“晴

  • 风月

    读音:fēng yuè

    繁体字:風月

    英语:wind and moon-scene

    意思:(风月,风月)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

  • 一时

    读音:yī shí

    繁体字:一時

    短语:期 时期 时 时代 秋

    英语:momentary

    意思:(一时,一时)

     1.一个季度。
      ▶《国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