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戊申春偶成》 此身若也填沟壑,犹有来生答圣朝。

此身若也填沟壑,犹有来生答圣朝。

意思:这就象是填沟壑,还有来生回答圣朝。

出自作者[宋]李曾伯的《戊申春偶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仕途不顺,遭人排挤,辗转坎坷,半生蹉跎之际有感而发的。 首联“半世崎岖鬓已凋,元知官职忌之招”,作者用“半世崎岖”与“鬓已凋”相对,表达了自己在坎坷官场上奔走半生,已是两鬓苍苍,形容自己像枯枝一样摇摇欲坠。而“元知官职忌之招”则表达了作者对被这官职所累,被这官职所害的清醒认识。 颔联“几番恶梦觉已晚,一片好心磨不消”,作者用“恶梦”暗喻那些不义之事,表达了自己虽然多次警醒,却已为时过晚。而“好心磨不消”则表达了自己虽然一片好意,却无法消除那些不义之事带来的影响。 颈联“枕上岂堪思往日,樽前更莫计明朝”,作者在卧榻之上无法再回想过去的日子,只能在酒杯之前不要去考虑明天。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尾联“此身若也填沟壑,犹有来生答圣朝”,作者用“此身若也填沟壑”表达了自己如果到了身死道消的地步,用这一身去填沟壑也在所不惜。“犹有来生答圣朝”则表达了作者对来生的期待,希望能在来生报答圣明的朝廷。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坎坷的无奈和感慨,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坚持和对良知的坚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世崎岖鬓已凋,元知官职忌之招。
几番恶梦觉已晚,一片好心磨不消。
枕上岂堪思往日,樽前更莫计明朝。
此身若也填沟壑,犹有来生答圣朝。

关键词解释

  • 填沟壑

    解释

    填沟壑 tián gōuhè

    [die] 死的自谦说法。人死埋于地下,故称“填沟壑”

    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

    引用解释

  • 圣朝

    读音:shèng cháo

    繁体字:聖朝

    意思:(圣朝,圣朝)
    封建时代尊称本朝。亦作为皇帝的代称。
      ▶《汉书•两龚传》:“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
      ▶晋·李密《陈情

  • 来生

    读音:lái shēng

    繁体字:來生

    短语:来世

    英语:eternity

    意思:(来生,来生)
    来世;下一世。
      ▶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书》:“何必陋

  • 有来

    读音:yǒu lái

    繁体字:有來

    意思:(有来,有来)
    用于元代由蒙文直译成汉语的公牍等。表示语句结束。
      ▶《元朝秘史》卷一:“孛端察儿在时,将他做儿,祭祀时同祭祀有来。”
      ▶李文田注:“有来者,结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