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制一斧,三日采一薪。
意思:十年制一斧,三天采一薪。
出自作者[明]王问的《赠山阴陈海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十年制一斧,三日采一薪》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十年制一斧,三日采一薪”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用“制一斧”来比喻长时间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获得隐居的自由,而“采一薪”则象征着诗人每日辛勤的劳作,但并不为生计所困。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清贫而自由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颔联“白石自堪煮,赤松为尔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这里,诗人选择了清白、坚硬的白石为伴,象征着他的高洁品质。同时,他与赤松仙人做了邻居,赤松仙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仙人,象征着长生不老和超凡入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仙境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颈联“入市尝闻卜,移家非避秦”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隐逸的坚定选择。这里,“入市尝闻卜”暗示了诗人对卜筮、算命的兴趣,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而“移家非避秦”则暗示了诗人离开繁华都市的原因并非因为秦朝的暴政,而是为了追求更自由、更清净的生活。
尾联“独乘辽东鹤,高揖谢时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辽东鹤为伴,高傲地告别世俗,谢绝世人的追捧。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贫而自由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人的这种精神境界,无疑是对世俗的挑战和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