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端午词·御阁》 海日乍升丹禁晓,艾人晴影照金扉。

海日乍升丹禁晓,艾人晴影照金扉。

意思:海太阳刚升丹禁明白,艾人晴影照金门。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端午词·御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雕盘角黍竞时宜,组绣风华奉紫闱。海日乍升丹禁晓,艾人晴影照金扉。》是一首描绘端午时节宫廷内景以及人们欢度节日的诗。 首联“雕盘角黍竞时宜,组绣风华奉紫闱。”描绘了端午节人们欢度节日的场景,盘中的美食角黍被精心雕刻,五彩斑斓,人们竞相品尝。而宫廷内则用绣工精致的衣物装饰,展现出华贵之气。这两句诗将节日的欢乐与宫廷的富丽堂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节日的特殊意义和宫廷生活的繁华。 颔联“海日乍升丹禁晓,艾人晴影照金扉。”进一步描绘了端午节的清晨,海日初升,皇宫中一片明亮,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艾人则被放置在门前,阳光洒在艾人上,影子投射在金碧辉煌的门扉上,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颈联“海日乍升丹禁晓”和“艾人晴影照金扉”形成对比,一明一暗,一朝气蓬勃一温馨祥和,进一步烘托出节日的欢乐气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端午节的欢乐和宫廷生活的富丽堂皇,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喜爱和对宫廷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寓含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希望。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流畅,对仗工整,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雕盘角黍竞时宜,组绣风华奉紫闱。
海日乍升丹禁晓,艾人晴影照金扉。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艾人

    读音:ài rén

    繁体字:艾人

    意思:
     1.古俗,用艾蒿扎草人悬门上,以除邪气。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宋·苏轼《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皇

  • 海日

    读音:hǎi rì

    繁体字:海日

    意思:海上的太阳。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张素《渤海中口占》:“海日三更晓,齐烟九点苍。”

    解释:

  • 丹禁

    读音:dān jìn

    繁体字:丹禁

    意思:指帝王所住的紫禁城。
      ▶《隋书•百官志上》:“殿中将军、武骑之职,皆以分司丹禁,侍卫左右。”
      ▶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凤凰丹禁里,衔出紫泥书。”

  • 金扉

    读音:jīn fēi

    繁体字:金扉

    意思:华贵的门户。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遂排金扉而北入,宵霭霭而晻暧。”
      ▶唐·李频《寄远》诗:“槐欲成阴分袂时,君期十日复金扉。”
      ▶前蜀·毛文锡《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