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黄陵题咏二首》 林藏宿鸟春声好,潭跃金鳞夜气腥。

林藏宿鸟春声好,潭跃金鳞夜气腥。

意思:林藏宿鸟春声好,潭跃金鳞夜气腥。

出自作者[宋]周炎的《黄陵题咏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诗人在流水边的小船上,暂时停泊下来参观庙宇。庙宇古老而荒凉,庭院里长满了杂草,断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门户空无一人。然而,林中却有宿鸟栖息,春天的歌声悠扬动听;潭水中跃出金鳞,夜晚的气息弥漫着一股腥气。当箫鼓声响起送神仪式结束后,满江的莎草依然青翠欲滴。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庙宇、古屋、断碑等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岁月沧桑、人事如梦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卧随流水下烟汀,暂泊扁舟谒庙灵。
古屋凄凉庭不扫,断碑漫灭户空扃。
林藏宿鸟春声好,潭跃金鳞夜气腥。
箫鼓送神人去后,满江莎草自青青。

关键词解释

  • 春声

    读音:chūn shēng

    繁体字:春聲

    意思:(春声,春声)
    春天的声响。如春水流响、春芽坼裂和禽鸟鸣啭等。
      ▶唐·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雨香云淡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 宿鸟

    读音:sù niǎo

    繁体字:宿鳥

    意思:(宿鸟,宿鸟)
    归巢栖息的鸟。
      ▶唐·吴融《西陵夜居》诗:“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宋·苏轼《和人回文》诗之四:“烟锁竹枝寒宿鸟,水沉天色霁横参。”

  • 金鳞

    读音:jīn lín

    繁体字:金鱗

    意思:(金鳞,金鳞)

     1.金色的鱼鳞。
      ▶唐·无名氏《隋炀帝海山记》:“洛水渔者获生鲤一尾……金鳞赪尾,鲜明可爱。”
     
     2.常借指鱼。
     

  • 跃金

    引用解释

    象金光跳动闪烁。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宋 范仲淹 《绛州园池》诗:“池鱼或跃金,水帘长布雨。”

    读音:yuè jī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