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已亥杂诗 226》 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谛不可乱。

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谛不可乱。

意思: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说世谛不可乱。

出自作者[清]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226》

全文赏析

这首诗《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谛不可乱。人生宛有去来今,卧听檐花落秋半》是一首优美的禅意诗篇。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于人生、时间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首两句“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谛不可乱。”中,“空观”和“假观”是佛教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分别代表了对宇宙本质的理解。空观是指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虚妄的,没有实体存在;而假观则是指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观念的深深认同,并强调了佛陀的教诲在理解世界时的重要性,不可随意混淆或忽视。 第三四句“人生宛有去来今,卧听檐花落秋半。”则是对人生的独特观察和思考。诗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流动的戏剧,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刻都包含着过去和未来的影子。这种观点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刻,活在当下。而“卧听檐花落秋半”描绘了一个宁静、悠闲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整首诗以禅意为主题,通过空观假观的哲学观念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淡然处之。诗中描绘的场景宁静、悠闲,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深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空观假观第一观,佛言世谛不可乱。
人生宛有去来今,卧听檐花落秋半。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关键词解释

  • 世谛

    读音:shì dì

    繁体字:世諦

    意思:(世谛,世谛)

     1.佛教语。“二谛”之一。谓有关世间种种事相的真理。
      ▶《大智度论》卷三八:“佛法中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 空观

    读音:kōng guān

    繁体字:空觀

    意思:(空观,空观)
    佛教语。对空谛的观想。以体认无相为宗。亦指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之一。
      ▶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立招提精舍》诗:“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 第一

    读音:dì yī

    繁体字:第一

    英语:first

    意思:
     1.等第次序居首位或首位的。
      ▶《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傅产、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请立为赵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