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闺情二绝》 只今唯有潇湘月,万里相随照不眠。

只今唯有潇湘月,万里相随照不眠。

意思:只今唯有潇湘月,万一起照睡不着。

出自作者[宋]刘著的《闺情二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场景:“蕙帐金炉冷篆烟,故山春草几芊芊”。诗人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场景,金炉中燃起的香烟已经冷却,象征着过去的繁华已经消逝。而“故山春草几芊芊”则描绘了故乡的春草,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让人怀念。这里的“几”字用得巧妙,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的怀念,又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然后,诗人通过“只今唯有潇湘月,万里相随照不眠”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潇湘月象征着离别之夜,诗人独自面对月亮,无法入睡,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离别之痛。这里的“只今唯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孤独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细腻,通过描绘华丽的场景和月亮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诗人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它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蕙帐金炉冷篆烟,故山春草几芊芊。
只今唯有潇湘月,万里相随照不眠。
作者介绍
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进士第。入金任居州县甚久。年六十余,始入翰林,充修撰。后出守武遂,终于忻州刺史。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著善诗,与吴激常相酬答。《金史》无传,事见《中州集》卷二。词存一首。

关键词解释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相随

    读音:xiāng suí

    繁体字:相隨

    英语:accompany

    意思:(相随,相随)

     1.亦作“相隋”。谓互相依存。
      ▶《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 只今

    读音:zhī jīn

    繁体字:衹今

    意思:如今;现在。
      ▶唐·李白《苏臺览古》诗:“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宋·陈师道《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李国

  • 随照

    读音:suí zhào

    繁体字:隨照

    意思:(随照,随照)
    指随侯之珠。
      ▶《周书•儒林传•沈重》:“卞宝复润于荆阴,随照更明于汉浦。”

    解释:1.指随侯之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