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梦得暮秋晴夜对月相忆》 秋深无热后,夜浅未寒时。

秋深无热后,夜浅未寒时。

意思:秋深无热后,夜晚浅未寒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酬梦得暮秋晴夜对月相忆》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相思之人的思念。 首联“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月光如白练一般,洒满庭院,又溢出池塘。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叠词,使月光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营造出宁静而清凉的氛围。 颔联“秋深无热后,夜浅未寒时”点明了季节和时间,秋意深重,却还没有到寒冷的时刻。这一句通过描述天气,进一步烘托了秋夜的宁静。 颈联“露叶团荒菊,风枝落病梨”描绘了秋夜中各种植物的形态,菊花上的露水凝聚成圆球,梨树枝头落下病叶。这一联通过对植物的细节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真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尾联“相思懒相访,应是各年衰”是诗人对相思之人的思念和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由于深秋时节,天气已经转凉,诗人懒得去探望对方,可能因为彼此都已年老色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爱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爱情的珍视。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
秋深无热后,夜浅未寒时。
露叶团荒菊,风枝落病梨。
相思懒相访,应是各年衰。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秋深

    读音:qiū shēn

    繁体字:秋深

    意思:深秋。指晚秋时节。
      ▶南朝·陈·陈叔齐《籁纪》:“擣衣者,秋深治衣之声也。”
      ▶唐·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诗:“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唐·李绅

  • 无热

    引用解释

    佛教语。色界第四禅中的天名。谓无三灾之患,故以为名。 唐 皎然 《妙喜寺寄李司直等四十二韵》:“药化成白云,形彫辞 素穴 ,一闻西天旨,初禪已无热。”

    读音:wú rè

  • 后夜

    读音:hòu yè

    繁体字:後夜

    意思:(后夜,后夜)
    后半夜。
      ▶唐·刘长卿《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宋·梅尧臣《依韵和刘六淮潮》:“后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