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道士归天台》 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

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

意思:哪天如果你想念,金桃一为分。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送道士归天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道高留不住,道去更何云。举世皆趋世,如君始爱君。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是一首对自然风景和人生哲理进行深度描绘和抒发的诗。 首联“道高留不住,道去更何云”,诗人以高深的道行和无法挽留的离去为背景,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惋惜。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真理、理想,甚至是人生的真谛。而“留不住”和“何云”则体现出诗人对离去的坦然接受,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颔联“举世皆趋世,如君始爱君”,诗人通过描述“举世皆趋世”的大环境,表达出自己的超脱和与众不同。而“如君始爱君”则表达出对友人的赞赏和认同,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理想和真理的执着追求。 颈联“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银地上的滑坡和小瀑布的声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赞美。 尾联“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诗人以重逢的期盼和友情的珍视为结尾,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和思念。这里的“金桃”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代表着美好的友谊和深深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理想和人生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高留不住,道去更何云。
举世皆趋世,如君始爱君。
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
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相忆

    读音:xiāng yì

    繁体字:相憶

    意思:(相忆,相忆)
    相思;想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杜甫《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它日

    引用解释

    以后的某一天。 唐 无名氏 《迷楼记》:“它日,倭民 王义 上奏。” 明 何景明 《祭李默庵先生文》:“所自就立者,已弗若公所望见者也。即它日又有能自就立,公又安能知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入其室,金玉斕然盈目。其人恣取以出,而不觉遗其引。它日,内库失金,守藏吏以闻。引有人姓名,曰必此人所盗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