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聊占水中洲,岂即乘桴逐圣丘。
意思:生涯聊占水中洲,难道这就是乘着木筏随着圣丘。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次叶致远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生涯”,诗人通过描绘水中洲岛、凫雁、茅靡、波流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
首联“生涯聊占水中洲,岂即乘桴逐圣丘”,诗人以“水中洲”比喻自己的生涯,表示自己愿意像水中的洲岛一样,静静地存在,不被世俗纷扰。而“乘桴逐圣丘”则表达了对追随圣贤的向往,但并非急切的追求,而是从容不迫的态度。
颔联“身与凫飞仍雁集,心能茅靡亦波流”,诗人以凫雁与茅靡为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凫雁总是随群而飞,象征着随大流、随波逐流;而茅靡则是在风中随风而动的草,象征着随遇而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愿意随波流淌,随遇而安,不刻意追求名利,保持内心的平静。
颈联“由来杞梓常先伐,谁谓菰蒲可久留”,诗人以杞梓和菰蒲为喻,表达了对人生的认识。杞梓是常用的木材,常被先于其他植物砍伐,象征着人生无常,一切都会被时间所改变。而菰蒲虽然坚韧,但也不能长久留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短暂的认识,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住每一个瞬间。
尾联“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拟延驺”,诗人以“吾庐”为寄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将修竹比作“吾庐”,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温馨。而“拟延驺”则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希望未来的生活能够更加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比喻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将深刻的道理寓于其中,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