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缀古诗语送无斁弟赴举》 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意思:没有衣服没有粗布衫,从前恩情全不顾。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缀古诗语送无斁弟赴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亲情、离别和思念的诗,它通过鲜民对父母的感激、对兄弟的思念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温暖和情感的真实。 首段“鲜民之生,靡瞻匪父。母氏劬劳,宁不我顾。”表达了鲜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他们无法看到自己的父亲,母亲辛勤劳作,但他们仍然想念父母。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到人性的温暖。 接下来的段落中,“兄弟无远,惟予与女。执子之手,此夕何夕。”表达了鲜民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他们虽然相隔遥远,但仍然彼此牵挂。这种情感真挚而深厚,让人感到亲情的珍贵。 “我心蕴结兮,嗟予弟行役。”表达了鲜民对离别之苦的描绘,他们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为弟弟的远行而感到痛苦。这种情感真实而深刻,让人感到离别的痛苦。 此外,“二之日栗烈,飘风发发。子之清扬,麻衣如雪。”这些诗句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离别的氛围和情感。 整首诗的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描绘亲情、离别和思念,展现了人性的温暖和情感的真实。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鲜民之生,靡瞻匪父。
母氏劬劳,宁不我顾。
兄弟无远,惟予与女。
执子之手,此夕何夕。
我心蕴结兮,嗟予弟行役。
二之日栗烈,飘风发发。
子之清扬,麻衣如雪。
载驰载驱,出宿于干。
揆之以日,体无咎言。
既差我马,远送于野。
敦彼独宿,于林之下。
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陟彼高冈,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独寐晤歌。
展转反侧,不平谓何。
显允君子,洵美且异。
温其如玉,干禄岂弟。
春日载阳,薇亦作止。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无衣

    引用解释

    1.没有衣着。《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东观汉记·崔湜传》:“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詎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2.指无衣着的穷人。 周咏 《感怀》诗之六:“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

    3.《诗经》《唐风》篇名。《诗·唐风·无衣序》:“《无衣

  • 无褐

    引用解释

    没有粗劣短衣。形容贫苦。《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嵗?” 汉 刘向 《说苑·正谏》:“柱梁衣绣,士民无褐。” 唐 皇甫冉 《送薛秀才》诗:“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读音:wú hè

  • 昔者

    读音:xī zhě

    繁体字:昔者

    意思:
     1.往日;从前。
      ▶《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孔颖达疏:“据今而称上世,谓之昔者也。”
      ▶唐·韩愈《赠崔立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