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清流山宿云庵访忠公》 溪光围净室,山色证禅心。

溪光围净室,山色证禅心。

意思:溪光包围洁净室,山色证禅思想。

出自作者[宋]陈昂的《入清流山宿云庵访忠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虽愧许玄度,远寻支道林》是一首描绘宁静山林之景和禅意人生的诗篇。它通过描绘溪光、山色、落日、黄叶、寒风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净、深远、禅意盎然的气氛。 首联“溪光围净室,山色证禅心”,诗人以溪光和山色作为禅意的象征,表达了禅意人生与自然景象的密切关系。溪光映照在净室上,如同围抱净室一般,象征着净室与自然融为一体,也象征着禅意人生与自然息息相关。山色则作为禅心的证明,表达了禅意人生需要以自然为证,需要深入观察和体验自然,才能领悟禅意。 颔联“落日飞黄叶,寒风定远禽”,诗人通过描绘落日、黄叶、寒风等景象,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清净、深远、禅意盎然的气氛。落日余晖中,黄叶随风飘飞,寒风中禽鸟也安静下来,这些景象都象征着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颈联“对床两知己,十载怅分襟”,诗人以对床这个意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两个知己十年来分别,如今相聚在一起,诗人感到十分欣慰。这一句也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山林之景和表达禅意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最后一句“十载怅分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分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宁静山林之景和禅意人生的诗篇,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虽愧许玄度,远寻支道林。
溪光围净室,山色证禅心。
落日飞黄叶,寒风定远禽。
对床两知己,十载怅分襟。
作者介绍
陈昂(《淳熙三山志》作昴,疑误),字直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承事郎。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除秘书丞,迁都官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四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五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九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南宋官吏。太学生。仕至仁和二判。像取自1913年修《浙江义乌绣川陈氏宗谱》。

关键词解释

  • 溪光

    读音:xī guāng

    繁体字:溪光

    意思:指溪流的水色。
      ▶唐·杜牧《题白苹洲》诗:“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
      ▶宋·谢逸《南歌子》词:“雨洗溪光净,风掀柳带斜。”
      ▶清

  • 净室

    读音:jìng shì

    繁体字:凈室

    意思:(净室,净室)
    清静干凈的房间。多指寺庙中供歇息的房间。
      ▶《水浒传》第五三回:“公孙胜留戴宗、李逵在净室坐室,安排些素酒素食相待。”
      ▶《红楼梦》第十五回:

  • 禅心

    读音:chán xīn

    繁体字:禪心

    英语:the meditative mind

    意思:(禅心,禅心)
    佛教用语。谓清静寂定的心境。
      ▶南朝·梁·江淹《吴中礼石佛》诗:“禅心暮不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