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掇取仙山入京洛,不妨冷眼看升沉。

掇取仙山入京洛,不妨冷眼看升沉。

意思:选取仙人山进入洛阳,不妨冷眼看升沉。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诗人家在桂花林中的美丽景象,以及他与朋友在桂花林中饮酒、品尝桂花的美食的欢乐场景。 首句“诗人家在木犀林,万顷湖光一径深。”描绘了诗人的家位于一片桂花林中,桂花林与湖光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句诗通过视觉和空间感,展现了诗人家中的美丽环境。 “夹路两行森翠盖,西风半夜散麸金。”这句诗描绘了桂花树在道路两旁密集生长的景象,仿佛翠绿的伞盖夹道欢迎客人。而半夜时分,西风轻轻吹过,桂花纷纷扬扬地落下,仿佛金色的麸皮在空中飘散。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桂花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邀宾把酒香浮玉,擘水庖霜脍落砧。”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邀请朋友一起饮酒的场景,酒香四溢,美食飘香。烹调的美食被切成块状,就像砧板上的刀声一样悦耳动听。这句诗通过描述美食和酒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欢乐氛围。 “掇取仙山入京洛,不妨冷眼看升沉。”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即使身处美好的环境中,也要保持冷静的眼光看待世事沉浮。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家中美丽的环境、欢乐的氛围以及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它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美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诗人家在木犀林,万顷湖光一径深。
夹路两行森翠盖,西风半夜散麸金。
邀宾把酒香浮玉,擘水庖霜脍落砧。
掇取仙山入京洛,不妨冷眼看升沉。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京洛

    读音:jīng luò

    繁体字:京洛

    英语:capital

    意思:亦作“京雒”。
     
     1.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

  • 升沉

    读音:shēng chén

    繁体字:升沉

    英语:heave

    意思:(参见昇沉,陞沉)

     1.升降。旧时谓仕途得失进退。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 仙山

    读音:xiān shān

    繁体字:仙山

    意思:
     1.仙人居住的山。
      ▶唐·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2.比喻远离市廛的幽静

  • 眼看

    解释

    眼看 yǎnkàn

    (1) [shortly;soon;in a moment]∶马上,在很短的时间之内

    暴风雨眼看就要来了

    (2) [let;allow]∶听凭(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或发展)

    哪能眼看着他走邪道不管呢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