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崔秀才南还》 燕台击筑且高歌,青樽酒尽红颜酡。

燕台击筑且高歌,青樽酒尽红颜酡。

意思:燕台击筑一边高声歌唱,青酒尽红颜酡。

出自作者[明]卢柟的《送崔秀才南还》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孟冬送客临沙浦,潇潇风动蓟门树》是一首描绘冬日送别场景的诗,同时也融入了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首句“孟冬送客临沙浦,潇潇风动蓟门树”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寒冷和凄凉,寒冬时节,在沙浦送别友人,风声萧瑟,吹动蓟门树木,营造出一种寂寥而苍凉的氛围。 “骅骝衔辔不肯行,一鹗南飞过天柱”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马和鹗拟人化,描绘了它们不愿前行,而鹗则向南飞过天柱,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悲伤和不舍。 “燕台击筑且高歌,青樽酒尽红颜酡”这两句描绘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在燕台击筑唱歌,纵情欢饮,尽管酒已尽,红颜已酡,但彼此的情谊却更加深厚。 “五更鼓角星野平,看汝骑驷凌天河”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五更时分的鼓角声和星空,预示着离别的到来,他们看着对方骑着马越过天河,暗示着各自的人生道路即将分开。 整首诗情感深沉,描绘了冬日送别的场景,同时也融入了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孟冬送客临沙浦,潇潇风动蓟门树。
骅骝衔辔不肯行,一鹗南飞过天柱。
燕台击筑且高歌,青樽酒尽红颜酡。
五更鼓角星野平,看汝骑驷凌天河。

关键词解释

  • 燕台

    读音:yàn tái

    繁体字:燕檯

    解释:1.指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南朝梁任昿《述异记》卷下◇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 2.指冀北一带。

  • 高歌

    读音:gāo gē

    繁体字:高歌

    英语:sing

    意思:
     1.高声歌吟。
      ▶汉·枚乘《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唐·许浑《秋思》诗:“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

  • 红颜

    读音:hóng yán

    繁体字:紅顏

    英语:beauty

    意思:(红颜,红颜)

     1.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 击筑

    读音:jī zhù

    繁体字:擊築

    意思:(击筑,击筑)
    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似筝,以竹尺击之,声音悲壮。
      ▶《史记•刺客列传》:“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后以“击

  • 樽酒

    读音:zūn jiǔ

    繁体字:樽酒

    意思:
     1.杯酒。
      ▶《易•坎》:“樽酒簋贰,用缶。”
      ▶唐·杜甫《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2.代指酒食。
     

  • 颜酡

    读音:yán tuó

    繁体字:顏酡

    意思:(颜酡,颜酡)
    醉后脸泛红晕。语出《楚辞•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王逸注:“朱:赤也;酡:着也。言美女饮啗醉饱,则面着赤色而鲜好也。”
      ▶元·萨都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