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秋对月(三首。丁未)》 欲探蟾兔应无迹,始信山河总是愁。

欲探蟾兔应无迹,始信山河总是愁。

意思:要探索蟾兔应无迹,相信山河总是愁。

出自作者[明]易恒的《中秋对月(三首。丁未)》

全文赏析

这首诗《耿耿孤光海上流,几家空想大刀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它以海上孤光为背景,描绘了其独特的美感。首句“耿耿孤光海上流”,以“耿耿”形容光芒,以“孤光”描绘海上之光,给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感觉。这样的描绘,既突出了海上的独特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几家空想大刀头”一句,则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无奈。这句诗以“空想”表达了人们对于战争的恐惧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 “欲探蟾兔应无迹,始信山河总是愁”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月亮和兔的想象,以及对于山河愁苦的感慨。诗人想象着如果能够探索到月亮和兔的踪迹,或许可以摆脱山河愁苦,但现实却让他相信,无论探索多少次,山河愁苦总是存在的。 “白露丹枫寒自化,清霜白骨烂谁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寒露、红枫、清霜等意象,表达了自然之美的变化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最后,“此身若有双凫舄,不向人间叹九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独立的向往,如果能够像凫舄一样自由飞翔,就不会再为人间的事情而叹息了。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独立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战争、生命、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耿耿孤光海上流,几家空想大刀头。
欲探蟾兔应无迹,始信山河总是愁。
白露丹枫寒自化,清霜白骨烂谁收。
此身若有双凫舄,不向人间叹九州。
¤

关键词解释

  • 山河

    读音:shān hé

    繁体字:山河

    短语:海疆 领土 国土 领域 幅员 版图 土地 疆土 河山

    英语:(n)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country\'s land <

  • 总是

    解释

    总是 zǒngshì

    [always] 永远地;无例外地

    引用解释

    1.总归是;全都是。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宋 黄公度 《青玉案》词:“霜桥月

  • 蟾兔

    读音:chán tù

    繁体字:蟾兔

    英语:the hare supposed to live on the moon

    意思:
     1.蟾蜍与玉兔。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称。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