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浦·浅带一帆风》 迢递阻潇湘,衡皋迥,斜舣蕙兰汀渚。

迢递阻潇湘,衡皋迥,斜舣蕙兰汀渚。

意思:还传递受阻潇湘,衡皋迥,斜把蕙兰汀渚。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南浦·浅带一帆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归家的渴望。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扁舟稳稳地停靠在南浦的景象。南浦在这里象征着故乡,也暗示着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接着,诗中又描绘了潇湘的遥远和阻隔,以及衡皋、蕙兰等故乡的象征,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在诗的中间部分,作者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断云点点,危樯在暮色中映衬出远方的天际。这些景象都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孤独感。同时,作者也提到了故乡的荷花,它送来清香,时时微度,这无疑是对家乡的美好回忆。 然后,诗中又提到了作者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原本有官职和荣誉,但现在却流落天涯,羁旅在外。这无疑加深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归家之念。 最后,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希望能像凤凰一样展翅高飞,将回到家乡去。这种强烈的愿望和情感,无疑使这首诗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真挚的感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归家的渴望。它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浅带一帆风,向晚来、扁舟稳下南浦。
迢递阻潇湘,衡皋迥,斜舣蕙兰汀渚。
危樯影里,断云点点遥天暮。
菡萏里风,偷送清香,时时微度。
吾家旧有簪缨,甚顿作天涯,经岁羁旅。
羌管怎知情,烟波上,黄昏万斛愁绪。
无言对月,皓彩千里人何处。
恨无凤翼身,只待而今,飞将归去。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关键词解释

  • 迢递

    读音:tiáo dì

    繁体字:迢遞

    意思:(迢递,迢递)
    亦作“迢遰”。
     
     1.遥远貌。
      ▶三国·魏·嵇康《琴赋》:“指苍梧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 蕙兰

    引用解释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花,色黄绿,有香味,庭园栽植,可供观赏。《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濯缨醴泉,被服蕙兰。” 晋 陆机 《鳖赋》:“咀蕙兰之芳荄,翳华藕之垂房。” 宋 邹浩 《四柏赋》:“蕙兰馥鬱乎亭槛,锦綺焜煌乎涂泥。”

    2.喻芳洁

  • 汀渚

    读音:tīng zhǔ

    繁体字:汀渚

    意思:水中小洲或水边平地。
      ▶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二:“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
      ▶唐·陈陶《冬日暮旅泊庐陵》诗:“江城雪落千家梦,汀渚冰生一夕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