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刘相公三湘图》 飞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

飞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

意思:飞鸟不知疲倦,远帆生暮愁。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题刘相公三湘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别醉衡霍,迩来忆南州。今朝平津邸,兼得潇湘游。》是一首优美的游历诗,诗人通过描绘南方的美景和旅途中的见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昔别醉衡霍,迩来忆南州。”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衡霍的分别,而现在又怀念南方的南州。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北方与南方进行对比,突出了南方的美好和吸引人。 颔联“今朝平津邸,兼得潇湘游。”诗人来到平津邸,有机会游览潇湘地区,这是对旅途中的惊喜和愉悦的描绘。潇湘地区的美景和风情,让诗人感到非常满足和愉悦。 颈联“稍辨郢门树,依然芳杜洲。”诗人逐渐辨认出郢门山上的树木,它们依然如故,芳草洲上依然是一片芳香。这里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尾联“谁言魏阙下,自有东山幽。”诗人用魏阙象征朝廷,用东山幽比喻归隐之处。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别醉衡霍,迩来忆南州。
今朝平津邸,兼得潇湘游。
稍辨郢门树,依然芳杜洲。
微明三巴峡,咫尺万里流。
飞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
涔阳指天末,北渚空悠悠。
枕上见渔父,坐中常狎鸥。
谁言魏阙下,自有东山幽。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飞鸟

    读音:fēi niǎo

    繁体字:飛鳥

    短语:候鸟 益鸟 水鸟 害鸟 海鸟 始祖鸟

    英语:flyer

    意思:(飞鸟,飞鸟)

     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