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梦中作四截句其二》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意思:喝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愤怒在潮。

出自作者[清]龚自珍的《梦中作四截句其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生活的诗,通过描绘华发、童心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首句“黄金华发两飘萧”,诗人以“黄金”形容头发,表现出华贵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年纪已经不轻。而“两飘萧”则进一步描述了头发稀疏、花白的状态,给人一种岁月流逝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外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年华的老去。 第二句“六九童心尚未消”则表现了诗人的另一面,那就是即使年华老去,但童心未泯。这里的“六九童心”指的是诗人仍然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热情,这与第一句的年华老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则是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其中,“叱起”一词表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和自在,“海红帘”则表现了诗人的生活品质,而“四厢花影怒于潮”则描绘了诗人生活环境的优美和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句诗通过描绘环境来衬托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生活的华发、童心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描绘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和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关键词解释

  • 海红

    读音:hǎi hóng

    繁体字:海紅

    意思:(海红,海红)

     1.花名。即山茶。
      ▶明·杨慎《艺林伐山•海红花》:“菊庄·刘士亨《咏山茶诗》云:‘小院犹寒未暖时,海红花发景迟迟。半深半浅东风里,好是徐熙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