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写真成处士入京》 京邑功臣多伫望,凌烟阁上莫辞劳。

京邑功臣多伫望,凌烟阁上莫辞劳。

意思:京城功臣多站着看,上不辞劳凌烟阁。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送写真成处士入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唐代画家张萱的传神之作的赞美。 首句“传神踪迹本来高”,赞美张萱的传神之作原本就高人一等。这里的“传神”并非指一般的肖像画,而是指对人物内在精神的刻画和表现,体现了张萱高超的绘画技艺。 “泽畔形容愧彩毫”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张萱描绘人物形象的高度赞赏。这里的“泽畔”暗指张萱的画作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形容”指的是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姿态,而“彩毫”则是指画家的画笔,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张萱巧妙运用画笔,将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京邑功臣多伫望”,诗人借赞颂张萱的画作,表达了对京邑功臣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京邑”指的是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功臣”指的是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诗人通过赞颂张萱的画作,表达了对这些功臣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凌烟阁上莫辞劳”,诗人鼓励这些功臣在凌烟阁上不要感到劳苦。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楼阁,是当时朝廷对功臣的最高荣誉奖励。诗人在此鼓励这些功臣不要因为受到表彰而感到劳苦,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张萱传神之作的赞美,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敬仰和对功臣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传神踪迹本来高,泽畔形容愧彩毫。
京邑功臣多伫望,凌烟阁上莫辞劳。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京邑

    读音:jīng yì

    繁体字:京邑

    英语:capital

    意思:京都。
      ▶汉·张衡《东京赋》:“京邑翼翼,四方所视。”
      ▶唐·杜审言《赠苏味道》诗:“舆驾还京邑,朋游满旁畿。”

  • 伫望

    读音:zhù wàng

    繁体字:佇望

    意思:(伫望,伫望)

     1.久立而远望。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州郡飞輓,旋给京师,租庸使孔谦日于上东门外伫望其来,算而给之。”
      ▶宋·梅尧臣

  • 功臣

    读音:gōng chén

    繁体字:功臣

    英语:person who has rendered outstanding service

    意思:
     1.君主时代称有功之臣。
      ▶《书•大禹谟

  • 烟阁

    引用解释

    亦作“烟阁”。 1.烟雾中的楼阁。 唐 吕温 《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诗:“云雨沛萧艾,烟阁双萎蕤。” 唐 王棨 《白雪楼赋》:“掩露臺之高峙,軼烟阁之孤标。”

    2. 凌烟阁 的省称。 唐 李商隐 《为李贻孙上李相公》:“ 烟阁 传形,革车就国。” 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 汉 廷剑履,名臣之礼秩皆优;

  • 辞劳

    读音:cí láo

    繁体字:辭勞

    意思:(辞劳,辞劳)
    因怕辛劳而推却。
      ▶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出不辞劳,入不数功。”
      ▶唐·杜甫《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赀》诗:“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