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 试中流骋望,百忧横集。

试中流骋望,百忧横集。

意思:考试中心游览,百忧纵横。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漭漭河声,捩柁处、怒涛千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的优秀作品。 首先,诗人通过“漭漭河声,捩柁处、怒涛千尺”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河流的磅礴气势和惊涛骇浪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这种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的壮美,也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挑战。 其次,“绝壁下、鱼龙悲啸,水波欲立”等词句,进一步描绘了河流的惊险和神秘,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威力和生命的脆弱。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即人生如同河流中的航行,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但也需要保持坚韧和勇气。 此外,“一派灰飞官渡火,五更霜洒中原血”等词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灰飞烟灭的官渡之战,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五更霜洒中原血,则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这些词句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和正义的追求。 最后,“试中流骋望,百忧横集”等词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在人生的河流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也需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同时,“混混且拼流日夜,茫茫不辨天南北”等词句,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漭漭河声,捩柁处、怒涛千尺。
绝壁下、鱼龙悲啸,水波欲立。
一派灰飞官渡火,五更霜洒中原血。
问成皋京索事如何?
空陈迹。
虫牢外,风萧瑟。
癝[病旁易为广字旁]延畔,沙堆积。
试中流骋望,百忧横集。
混混且拼流日夜,茫茫不辨天南北。
但望中似见有人烟,陈桥驿。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横集

    读音:héng jí

    繁体字:橫集

    意思:(横集,横集)
    纵横交集。
      ▶《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
      ▶《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 中流

    读音:zhōng liú

    繁体字:中流

    英语:midstream

    意思:
     1.犹中道,正道。
      ▶《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

  • 试中

    读音:shì zhōng

    繁体字:試中

    意思:(试中,试中)
    考试中选。
      ▶《金史•选举志一》:“泰和元年,定制,不分旧等,但从所愿,试中则以三等为次。”

    解释:1.考试中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