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与杨六侍御同宿》 岸帻静言明月夜,匡床闲卧落花朝。

岸帻静言明月夜,匡床闲卧落花朝。

意思:岸帧静言明月夜,匡床闲躺在落花朝。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喜与杨六侍御同宿》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心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首联“岸帻静言明月夜,匡床闲卧落花朝”,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宁静的月夜,以及他在早晨的闲适中享受着落花的美景。这里的“岸帻静言”和“匡床闲卧”都暗示了诗人的闲适生活状态,而“明月夜”和“落花朝”则描绘出一种自然、清新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颔联“二三月里饶春睡,七八年来不早朝”,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他沉醉于春天的睡眠中,已经多年没有早起。这里的“饶春睡”和“不早朝”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浊水清尘难会合,高鹏低鷃各逍遥”,诗人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他看到浊水与清尘的差异,知道它们难以相会合,但他也明白高飞的鹏鸟与低飞的鷃鸟各有各的逍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强调了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尾联“眼看又上青云去,更卜同衾一两宵”,诗人描绘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他看到自己即将再次踏上青云之路,期待着与伴侣度过一两宵美好的时光。这里的“又上青云”暗示着诗人即将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同衾一两宵”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闲适生活状态和心态,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无奈和差异时,能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想。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岸帻静言明月夜,匡床闲卧落花朝。
二三月里饶春睡,七八年来不早朝。
浊水清尘难会合,高鹏低鷃各逍遥。
眼看又上青云去,更卜同衾一两宵。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言明

    读音:yán míng

    繁体字:言明

    英语:state explicitly

    意思:讲明。
      ▶郭沫若《沸羹集•文化界时局进言》:“在野人士正日夕为此奔走唿号,政府当局最近也公开言明,准备提前结

  • 月夜

    读音:yuè yè

    繁体字:月夜

    英语:moonlight night

    意思:有月光的夜晚。
      ▶《魏书•李谐传》:“座有清谈之客,门交好事之车。或林嬉于月夜,或水宴于景斜。”
      ▶唐

  • 岸帻

    读音:àn zé

    繁体字:岸幘

    意思:(岸帻,岸帻)
    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汉·孔融《与韦端书》:“闲僻疾动,不得复与足下岸帻广坐,举杯相于,以为邑邑。”
      ▶《晋书•谢奕

  • 静言

    读音:jìng yán

    繁体字:靜言

    意思:(静言,静言)

     1.安静地;仔细地。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毛传:“静,安也。”
      ▶余冠英注:“静言,犹静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花朝

    引用解释

    1.见“ 花朝节 ”。

    2.指百花盛开的春晨。亦泛指大好春光。 唐 白居易 《琵琶引》:“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唐 李商隐 《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 霍嫖姚 。”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一:“转眼 榕城 春欲暮,杜鹃声里过花朝。”

    读音:huā z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