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相和歌辞·王昭君》 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意思:只有清笳曲,当时听说芳树春。

出自作者[唐]骆宾王的《相和歌辞·王昭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宫廷女子的情感和命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首句“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描绘了女子的严肃和内心的怨恨。这里的“豹尾”可能是指宫廷仪仗中的一种装饰,而“辞豹尾”暗示了女子离开宫廷的决心。而“缄恨度龙鳞”则表达了她的内心痛苦和怨恨,只能通过离开宫廷来表达。 接下来的两句“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描绘了女子的生活环境和遭遇。她身在汉月之下,却眼看着自己的生活如同玉箸一样被胡尘染污,象征着她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和无奈。 “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的容貌和情绪。古镜中的菱花已经暗淡无光,她的眉头紧锁,如同柳叶一样颦蹙。这表达了她的忧愁和悲伤,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年龄增长和青春的流逝。 最后两句“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描绘了女子的心境和环境。尽管她身处宫廷之外,但清笳的声音仍然不时地传到她的耳中,而春天的芳树也让她感到一丝安慰。这表达了她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宫廷女子的情感和命运。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同时,它也揭示了古代女性的命运和处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
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
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作者介绍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王那相斩其首降。

关键词解释

  • 芳树

    读音:fāng shù

    繁体字:芳樹

    意思:(芳树,芳树)

     1.泛指佳木;花木。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三:“芳树垂绿叶,清云自逶迤。”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诗:“芳树笼秦栈,春流

  • 清笳

    读音:qīng jiā

    繁体字:清笳

    意思:谓凄清的胡笳声。
      ▶南朝·齐·谢朓《随王鼓吹曲》之七:“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
      ▶唐·杜甫《洛阳》诗:“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清·马銮《文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