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淳安括田省委买都事》 垦亩杂沙砾,斸土见水泉。

垦亩杂沙砾,斸土见水泉。

意思:开垦亩混杂沙砾,斸土见泉水。

出自作者[宋]何梦桂的《送淳安括田省委买都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关心民众疾苦、尽职尽责的形象。诗中通过对这位地方官吏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意和赞赏,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苛政进行了批判。 首先,诗中描述了这位官员的服饰和身份。他手持省府的檄文,身着从事的衫子,表明他是一位地方官吏。接着,诗中又描述了他分麾莅属邑,衔命司括田的职责,即他负责管理一个属邑,并负责调查土地情况。然而,他并没有像鹰鹞一样只关注自己的职责,而是展现出了更高的道德品质。 在诗中,这位官员被描绘为视民如有疾,见客似无官的形象。他关心民众的疾苦,对待民众如同对待病人一样,表现出深深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他对来访的客人也表现出谦逊和尊重的态度,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而自高自大。这种高尚的品德使得他赢得了民众的敬爱和信任。 在描述这位官员的工作表现时,诗中提到了疲民得贾父,僻壤戴苏天的场景。这意味着这位官员为民众解决了许多困难,使得偏远的地方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这也暗示着当时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公和苛政,使得民众生活困苦不堪。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仰和赞赏之情。群情有欲愬,百口难具宣这句话表明了民众对他感激不尽,想要向他表达感激之情,但却感到无从说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苛政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尚的地方官吏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苛政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马何方来,青丝红锦鞯。
手持省府檄,身著从事衫。
分麾莅属邑,衔命司括田。
一见为鸾凤,不肯为鹰鹯。
视民如有疾,见客似无官。
疲民得贾父,僻壤戴苏天。
群情有欲愬,百口难具宣。
君来五阅月,熟察民颠连。
严为浙偏垒,淳在严万山。
按图览舆地,邑境若斗然。
一分布阡陌,九分奠山川。
垦亩杂沙砾,斸土见水泉。
桑不结趼丝,农不供粥饘。
耕凿地力尽,租税民用殚。
江南享有国,钱塘余百年。
地偏费实浩,额外赋益繁。

关键词解释

  • 水泉

    读音:shuǐ quán

    繁体字:水泉

    英语:namma

    意思:
     1.河流与泉流。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
      ▶《吕氏春秋•圜道》:

  • 沙砾

    读音:shā lì

    繁体字:沙礫

    意思:(沙砾,沙砾)
    沙子和碎石。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南史•隐逸传上•孔道徽》:“尝见山谷中有数百斛钱,视之如瓦石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