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郑群赠簟》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

意思:薪州笛竹天下知道,郑国国君所宝特别瑰丽。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郑群赠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蕲州笛竹天下知》是一首对笛竹的赞美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竹子的珍视和喜爱。 首先,诗中提到了蕲州的笛竹是天下知名的,而郑君所宝尤瑰奇,表达了笛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接着,作者描述了携来笛竹后的场景,当昼不得卧,全府传看黄琉璃,进一步强调了笛竹的珍贵。 接下来,作者对笛竹的特性进行了赞美。竹体坚硬、色净、藏节,无瑕疵,这些特点都让作者爱不释手。然而,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困境和无奈,笛竹的坚韧品质与作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后,作者描述了自己在暑湿天气中与笛竹相伴的情景。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形象地描绘了暑湿天气给人的感觉,而与笛竹相伴则成了唯一的慰藉。 最后,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表达了作者对笛竹的珍视已经到了愿意倾尽家资的地步,同时也表达了对笛竹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笛竹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执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
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
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
谁谓故人知我意,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天下

    读音:tiān xià

    繁体字:天下

    短语: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世上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land under heaven

  • 笛竹

    引用解释

    竹之一种,可以制笛。 唐 白居易 《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笛竹出 蘄春 ,霜刀劈翠筠。” 宋 韩驹 《次韵何文缜种竹》:“ 杜陵 穷老觅榿裁,不似 何郎 种笛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五·竹》:“笛竹,一节尺餘,出 吴 楚 。”

    读音:dí zhú

  • 瑰奇

    读音:guī qí

    繁体字:瑰奇

    英语:[Formal] strange

    意思:
     1.美好特出;珍奇。
      ▶《晋书•桓玄传》:“﹝玄﹞及长,形貌瑰奇,风神疏朗。”
      ▶唐·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