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

意思:白鹭飞天齐,迁移莺远听。

出自作者[唐]苏味道的《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

全文创作背景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是唐朝诗人苏味道的诗作。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苏味道在出使岭南期间听闻崔、马两位御史同时升任台郎时所写的。这里涉及到唐代官职的一些知识,御史和台郎都是唐代官制中的重要职位,而崔、马二人的升迁对苏味道来说可能引发了一些思考和感慨。 其次,苏味道本人也是一位官员,他曾历任多职,对官场升降、人生浮沉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听闻崔、马二人升迁,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仕途经历,产生一些共鸣或者感慨。 再者,唐朝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观点。苏味道此诗可能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崔、马二人升迁的祝贺,同时也可能表达了自己对仕途、人生的一些看法和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唐代官职制度、苏味道的仕途经历以及唐朝诗歌创作的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
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
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
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
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
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
作者介绍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9岁能文。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苏家庄(在今大裴村、小裴村一带))人,在《新唐书》中,唐朝宰相中有苏味道,他属于赵郡栾城人(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他的先祖为汉并州刺史苏章,其有著名后裔为苏轼,以后有人因官居于赵郡,因此而留居下采。苏味道的父亲苏荣,也没有多大官位,味道自小聪颖,并以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因此他及第后官位虽不算十分畅通,但在武则天当政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跻身相位。在当时强权当政时,他为避免得罪各方,而处事模棱两可,故又有“苏模棱”之称。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味道弟味玄,也居官膳部员外郎。苏味道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神都洛阳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苏味道诗作五律甚多,然成就不及沈、宋。《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衣冠冢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妻子为一代名将裴行俭之女。味道子辈有苏伯,膳部员外郎;苏份;苏倜,兖州刺史;苏惋,职方员外郎。味玄子辈有苏偃。味玄孙辈有,苏油、苏准、以及任郴州刺史的苏汤。

关键词解释

  • 听闻

    读音:tīng wén

    繁体字:聽聞

    英语:hear

    意思:(听闻,听闻)
    指听的活动或所听到的内容。
      ▶《书•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足听闻。”
      ▶唐·韩愈《送穷文》:“

  • 振鹭

    读音:zhèn lù

    繁体字:振鷺

    意思:(振鹭,振鹭)
    《诗•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雝。”
      ▶孔颖达疏:“言有振振然絜白之鹭鸟往飞也……美威仪之人臣而助祭王庙亦得其宜也。”又《鲁颂•有駜》:“振振鹭,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