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潜岳》 塞上征兵久,淮南赋敛多。

塞上征兵久,淮南赋敛多。

意思:塞上征兵久,淮南赋税多。

出自作者[唐]马戴的《过潜岳》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征兵和赋税的不满,同时也描绘了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寻求心灵的安慰。 首联“塞上征兵久,淮南赋敛多”,直接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一部分,即征兵和赋税的不公和不义。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战争的长期性和赋税的繁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不公现象的深深忧虑。 颔联“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诗人以自己的处境反问,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困惑。他抱着琴准备离开,去担任县令,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疑惑和不安。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潜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诗人描绘了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寻求心灵的安慰。他用“潜岳”和“皖溪”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试图通过这些美丽的景色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尾联“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诗人再次回到主题,表达了对当地神仙庙宇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公平的渴望。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公正的官员,为当地人民谋求福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公正、公平的渴望。同时,它也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宁静、美好的想象空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塞上征兵久,淮南赋敛多。
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
潜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
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关键词解释

  • 淮南

    读音:huái nán

    繁体字:淮南

    英语:Huainan

    意思:
     1.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今特指安徽省的中部。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词:“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

  • 塞上

    读音:sāi shàng

    繁体字:塞上

    意思: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唐·杜甫《秋兴八首》诗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征兵

    解释

    征兵 zhēngbīng

    [conscription] 按照兵役法的规定,征集应征公民到军队服现役

    引用解释

    1.征调军队。《史记·项羽本纪》:“徵兵 九江王 布 , 布 称疾不往,遣将将数千人行。” 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