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饮》 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意思:只有讨厌小官吏樽前报,道去衙门时水五筒。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偶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惬意的饮酒听曲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沉醉其中的心情。首句“三盏醺醺四体融”,通过“三盏”和“醺醺”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饮酒后的微醺状态,而“四体融”则进一步表现了酒后的舒畅感受。次句“妓亭檐下夕阳中”,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通过“夕阳中”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 接下来,“千声方响敲相续,一曲云和戛未终”,描绘了乐曲的演奏过程,其中“千声方响”和“一曲云和”分别形容乐器的声音和乐曲的优美。而“敲相续”和“戛未终”则进一步表现了音乐的连贯和悠扬。这两句通过对音乐的描绘,给整个场景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气息。 然后,“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与往日无异,而秋风的气息也让他感到似春风般温暖。这两句通过对心情和气味的描述,进一步营造了整个场景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通过“唯憎”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小吏打扰这个惬意时刻的不满,而“道去衙时水五筒”则进一步交代了小吏打扰他的具体原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一个宁静惬意的饮酒听曲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盏醺醺四体融,妓亭檐下夕阳中。
千声方响敲相续,一曲云和戛未终。
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
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时水

    读音:shí shuǐ

    繁体字:時水

    意思:(时水,时水)
    应时的雨水。
      ▶《管子•立政》:“决水潦,通沟渎,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谷。”

    造句:<

  • 小吏

    读音:xiǎo lì

    繁体字:小吏

    英语:beadle

    意思:职位很低的官员。
      ▶《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可令喜事小吏,讽而诵

  • 报道

    读音:bào dào

    繁体字:報道

    短语:通讯 报导 简报

    英语:report

    意思:(报道,报道)
    亦作“报导”。
     
     1.报告;告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