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立纲常垂万世,至今周孔不言功。
意思:直立纲常垂万世,到现在周孔不说自己的功劳。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夜坐读书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四山月落正昏蒙,留得书灯到晓红》是一首对历史和哲理进行深入探讨的诗。它以月落、书灯为引子,引出了对千古是非、百年兴废的思索,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与治理的渴望,以及对周孔之道和纲常立世的肯定。
首联“四山月落正昏蒙,留得书灯到晓红”,诗人以月落和昏蒙的夜色为背景,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一盏书灯在照亮前行的道路,直到天明。这一场景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照亮未来的希望之光。
颔联“千古是非昭简册,百年兴废老英雄”是对历史的反思。诗人认为历史上的是非成败都是值得深思的,百年兴衰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颈联“人因厌乱方思治,道本无穷岂有通”则是对治理和道的思考。诗人认为人们只有在厌恶混乱的时候才会思考治理,而道是无边无际的,不是固定的。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道的理解,认为道是无穷无尽的,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尾联“植立纲常垂万世,至今周孔不言功”表达了诗人对周孔之道和纲常立世的肯定。诗人认为树立纲常可以流传万世,至今周孔之道不被提及并非是无功的。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哲理的深入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传统的尊重。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道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治理和道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