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渔家四图四首》 渔伴网鱼换酒,渔妇把酒斟翁。

渔伴网鱼换酒,渔妇把酒斟翁。

意思:在伴网鱼换酒,妻子把酒斟老翁钓鱼。

出自作者[明]徐渭的《渔家四图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渔伴网鱼换酒,渔妇把酒斟翁。邻舍不离水上,对斟只在波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渔家生活画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魅力。 首先,诗中通过“渔伴网鱼换酒,渔妇把酒斟翁”的描述,展现了渔民们朴实而和谐的生活状态。他们以捕鱼换取酒水,渔妇则在一旁为渔夫倒酒,这种简单而温馨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渔民们的自给自足和相互扶持。 其次,“邻舍不离水上,对斟只在波中”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这首诗的主题。邻舍们在水上相依为命,共同分享着这片水域带来的丰饶。他们在水波中欢聚一堂,对饮畅谈,这种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运用了简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渔民们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渔民生活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渔民们朴实而和谐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渔民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渔伴网鱼换酒,渔妇把酒斟翁。
邻舍不离水上,对斟只在波中。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渔妇

    读音:yú fù

    繁体字:漁婦

    造句:

  • 把酒

    读音:bǎ jiǔ

    繁体字:把酒

    英语:raise one\'s wine cup

    意思:
     1.手执酒杯。谓饮酒。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