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明州江亭夜别段秀才》 霹雳灯烛灭,蒹葭风雨来。

霹雳灯烛灭,蒹葭风雨来。

意思:霹雳灯蜡烛灭了,芦苇风雨来。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明州江亭夜别段秀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 首联“离亭向水开,时候复蒸梅。”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亭子在水边开放,时间又到了蒸梅的时候,给人一种淡淡的离愁和悠远的思念。亭子向水开放,可能暗示着离别的方向是水边,而蒸梅则象征着思念和等待。 颔联“霹雳灯烛灭,蒹葭风雨来。”描绘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就像霹雳一样突然降临,灯烛熄灭,风雨来袭。这里可能暗示着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让人感到无助和迷茫。 颈联“京关虽共语,海峤不同回。”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奈,虽然我们在同一个城市,但是我们的心却不在同一个地方。这里可能暗示着作者对远方的人或事的思念和无奈。 尾联“莫为莼鲈美,天涯滞尔才。”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渴望和挽留,不要因为家乡的美食而留恋,应该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奋斗。这里可能暗示着作者对人才的鼓励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挽留。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暗示,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深刻。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让人感到人生的复杂和丰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离亭向水开,时候复蒸梅。
霹雳灯烛灭,蒹葭风雨来。
京关虽共语,海峤不同回。
莫为莼鲈美,天涯滞尔才。
作者介绍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霹雳

    读音:pī lì

    繁体字:霹靂

    英语:firebolt

    意思:(霹雳,霹雳)

     1.响雷,震雷。
      ▶汉·枚乘《七发》:“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

  • 风雨

    读音:fēng yǔ

    繁体字:風雨

    英语:wind and rain; the trials and hardships; wind an rain

    意思:(风雨,风雨)

     1.风和雨。

  • 灯烛

    读音:dēng zhú

    繁体字:燈燭

    英语:lamps and candles

    意思:(灯烛,灯烛)

     1.指用油脂作燃料的照明物。
      ▶《汉书•刘向传》:“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