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州北路傍老柳树》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意思:别说老株焦芳心意少,每逢春天还是胜过不逢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题州北路傍老柳树》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经攀折频。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和生命衰败的诗,它通过对一棵树皮的枯落,枝条的短小,以及每年遭受风霜、攀折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衰败的感慨和对自然环境的无奈。 首两句“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经攀折频”,直接描绘了这棵树的形象,皮枯缘受风霜久,说明这棵树已经历了长久的风霜侵袭,这是自然环境对它的磨砺。条短为经攀折频,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为因素对它的影响,即经常遭受攀折。这两句诗将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同时呈现出来,为后面的主题——生命的衰败——做了铺垫。 接下来的四句“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是对这棵树的生命状态的进一步描绘。半衰当此路,形象地表达了这棵树的生命力正在逐渐衰减,这是对生命衰败的进一步描绘。而不知初种是何人,则表达了对这棵树的来历的疑惑和思考,也暗示了对生命起源的感慨。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对这棵树的影响,雪花和烟叶都是这棵树的生命状态的象征,逐年减少和稀疏,进一步表达了生命的衰败。 最后两句“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是对主题的升华。尽管这棵树已经老去,它的生命正在衰败,但是它仍然在春天里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这比在冬天里无声无息地死去要好得多。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的坚韧和顽强的赞美,对生命的永恒和美丽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棵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衰败的感慨和对自然环境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坚韧和顽强的赞美,对生命的永恒和美丽的肯定。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一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经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芳意

    读音:fāng yì

    繁体字:芳意

    意思:
     1.指春意。
      ▶唐徐彦伯《同韦舍人元旦早朝》诗:“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
      ▶明·刘基《即事》诗:“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