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夜抄诗作》 矮窗烛暗成惆怅,忽见梅花月一稜。

矮窗烛暗成惆怅,忽见梅花月一稜。

意思:矮窗灯暗成惆怅,忽然看见梅花月一棱。

出自作者[宋]艾性夫的《冬夜抄诗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笔债穷年老发僧,砚寒还复夜敲冰。》是一首对文化、艺术和历史的深度思考的诗。它描绘了诗人对笔墨纸砚的热爱,对文学艺术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笔债穷年老发僧”中,“笔债”象征着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年复一年地寻求、探索,如同与笔墨纸砚订立的契约,永无止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投入,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和担当。 “砚寒还复夜敲冰”一句,描绘了砚台在寒冷的夜晚敲打出冰块的声音,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痴迷和热情。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敬畏之心,如同对待寒冷的砚台一样,始终保持敬意和尊重。 “西堂梦后无灵运,夔府归来有少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西堂是地名,少陵是杜甫的故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他怀念过去的文化繁荣时期,同时也对当前文化衰落的现状感到惋惜。 “诸老文章凡几变,千年风雅欠中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发展的思考。他认为过去的文人墨客的文章经历了多次变化,而当前文学艺术的发展却缺乏中兴之风。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文化发展的忧虑和期待。 最后,“矮窗烛暗成惆怅,忽见梅花月一稜。”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惆怅心情,突然看到窗外的梅花和明月,使他感到惊喜和安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它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敬畏和责任,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发展的期待。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笔债穷年老发僧,砚寒还复夜敲冰。
西堂梦后无灵运,夔府归来有少陵。
诸老文章凡几变,千年风雅欠中兴。
矮窗烛暗成惆怅,忽见梅花月一稜。

关键词解释

  • 梅花

    读音:méi huā

    繁体字:梅花

    短语:

    英语:plum blossom

    意思:
     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花月

    引用解释

    1.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唐 王勃 《山扉夜坐》诗:“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一:“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唐 贾至 《送王道士还京》诗:“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 瀟 湘 。” 清 吴伟业 《阆州行》:“ 扬州 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2.指美好的时光。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