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怀》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意思:凭栏惆怅人谁会,不觉伤心泪眼低。

出自作者[唐]李煜的《感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是一首非常深情的诗,它通过描述作者再次见到桐花盛开,回想起过去的时光,表达了深深的怀旧和思念之情。 首句“又见桐花发旧枝”,直接描绘了眼前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次句“一楼烟雨暮凄凄”则进一步渲染了氛围,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两句,作者独自凭栏,惆怅不已,无人理解他的心情,最后终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潸然泪下。这两句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深度和真实。 接下来的“层城无复见娇姿”一句,作者再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芙蓉城上哭蛾眉”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作者在芙蓉城上哭泣,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尽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尽忧虑,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这首诗的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作者介绍 李煜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关键词解释

  • 潸然

    读音:shān rán

    繁体字:潸然

    英语:in tears; tearful

    意思:流泪貌。亦谓流泪。
      ▶《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纷惊逢罗,潸然出涕。”
      ▶唐·杜甫《送梓州李

  • 泪眼

    读音:lèi yǎn

    繁体字:淚眼

    短语:醉眼 沙眼

    英语:tearful eyes

    意思:(泪眼,泪眼)
    含泪的眼。
      ▶北周·庾信《昭君辞应诏》诗:“片片

  • 不觉

    读音:bù jué

    繁体字:不覺

    英语:unconsciously

    意思:(不觉,不觉)

     1.沉睡不醒。
      ▶《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

  • 凭阑

    读音:píng lán

    繁体字:憑闌

    意思:(凭阑,凭阑)
    见“凭栏”。

    解释:1.见\"凭栏\"。

    详细释义:倚靠着栏杆。唐?韩??中秋禁直诗:『星斗疏明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眼低

    引用解释

    谓鉴赏分析能力低下。 朱光潜 《谈文学·写作练习》:“在文艺方面,手眼必须一致,眼低者手未必高,手低者,眼也未必高。”

    读音:yǎn d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