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意思:从这个东篱下,应忘记回家去来。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秋之夜,寂静凄凉的感觉。诗人以凉风、好月、芳樽、红叶、苍苔等意象,描绘出一个寂静、凄美的秋夜景象。其中,“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一句,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寂静,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徘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具体来说,首联“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以凉风和好月为引子,描绘出秋夜的寂静和凄凉,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徘徊。颔联“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同时以芳樽为引子,引出下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颈联“余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以红叶和苍苔为意象,描绘出深秋时节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尾联“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即应该忘却过去的烦恼,享受当下的美好。 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
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余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
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东篱

    读音:dōng lí

    繁体字:東籬

    英语:Dongli

    意思:(东篱,东篱)

     1.晋·陶潜《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杨炯《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从此

    读音:cóng cǐ

    繁体字:從此

    短语:尔后 随后 后 后来 过后 事后 其后 从此以后 然后 之后 嗣后 下

    英语:thence

    意思:(从此,从此)<

  • 忘归

    读音:wàng guī

    繁体字:忘歸

    意思:(忘归,忘归)

     1.忘返。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晋·左思《吴都赋》:“舜·禹游焉,没齿而忘归。”

  • 去来

    读音:qù lái

    繁体字:去來

    英语:\"Qulai\"

    意思:(去来,去来)

     1.往来,往返。
      ▶《商君书•垦令》:“商劳则去来赍送之礼,无通于百县,则农民不飢,行不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