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余商卿栀子花》 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

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

意思:梅子已经黄犹如夜雨,客游正疲倦作春眠。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咏余商卿栀子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清新自然、富有禅意的语言,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以及作者在此时此地的心境。 首句“捍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雪花的洁白无瑕,不需人工雕琢,自有其天然之美,正如人生中的许多事物,无需刻意追求,自然会展现其美好。早晨的雪景新鲜艳丽,让人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净娟。”这两句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未嫁的仙子,洁净而清秀。行走在佛国世界,参悟生命的智慧,这样的比喻既表达了作者对雪花的赞美,也寓含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梅子已黄犹夜雨”一句,描绘了梅子已经成熟,但仍带着些许雨露的景象,给人一种丰满而湿润的感觉,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气息。 “地卑山近征衣润,不费熏炉一炷烟。”这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地低洼,山峰临近,因此春雨过后,衣服容易潮湿。然而,有了炉火旁的一炷香烟,就不再需要担心寒冷。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淡定与从容,即使环境艰苦,也能找到温暖和希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理解。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淡定与从容,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捍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
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净娟。
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
地卑山近征衣润,不费熏炉一炷烟。
作者介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春眠

    读音:chūn mián

    繁体字:春眠

    意思:春睡。亦指春日困倦而生的睡意。
      ▶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一:“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
      ▶唐·孟浩然《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明·

  • 梅子

    读音:méi zǐ

    繁体字:梅子

    英语:plum

    意思:
     1.梅树的果实。味酸,立夏后成熟。生者青色,叫青梅;熟者黄色,叫黄梅。
      ▶唐·寒山《诗》之三五:“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

  • 游方

    读音:yóu fāng

    繁体字:游方

    英语:roam all around the would

    意思:(参见游方)

     1.游于方内。指在尘世之中。语出《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