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十日转长山,为送闲身到广寒。
意思:风帆十天转长山,为送闲身到广寒。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和近思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帆十日转长山,为送闲身到广寒。明月峰峦人境外,溪声一夜响前滩。》以流畅的文字表达了诗人乘风帆十日转长山,到达广寒之处,欣赏明月峰峦的美丽景色,以及溪声在耳边回响的美妙感受。
首句“风帆十日转长山”,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乘风帆十日转过长山的情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这里,“十日转长山”的静态描述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辽阔的画面,而“风帆”的存在则增添了动态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为送闲身到广寒”一句,诗人以“闲身”自指,表达了轻松愉悦的心情。这里的“广寒”借指广寒宫,即月宫,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诗人似乎在向读者展示他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不惜长途跋涉,前往广寒之地的决心和勇气。
“明月峰峦人境外”是诗人对所到之处的赞美。在这里,明月高悬,峰峦叠嶂,远离尘嚣,如诗人口中所说的“人境外”。这种描绘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世纷扰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溪声一夜响前滩”,“溪声”指的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前滩”则是指诗人即将到达的前方的河滩。诗人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溪水在夜色中潺潺流淌的声音在耳边回响的情景。这种听觉上的描写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动的韵味,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整首诗以流畅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风帆转山、明月峰峦、溪声夜响等情景,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宁静祥和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的闲适与自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的淡漠与超脱,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