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遥闻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劳。
意思:从过去远远听到太守高,第二爻象象天忘记疲劳。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治易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尚的太守,他勤勉于解读易经的象征和卦象,日夜忘我地投入其中。他的钻研精神犹如扫荡山洞中的陈迹,一心追寻真理的道路。尽管时光流逝,但真正的道理却丝毫不损。
首句“自昔遥闻太守高”展现了诗人对太守的敬仰,通过“遥闻”二字,传达出一种虽未亲自见面,但已听闻其高尚的品格和才情。
第二句“明爻象彖日忘劳”进一步描绘了太守精通易经,沉溺于研究卦象和象征,以至于日夜忘我,不知疲倦。这里的“明”字突显出太守的智慧和洞察力,“忘劳”二字则展现了他的专注和勤勉。
第三句“洞中陈迹今如扫”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太守追求真理的过程比作扫荡山洞中的陈迹。这既表现了太守寻求真理的决心,也暗示了他在学问上的豁达和不拘一格。
最后一句“斯道何曾损一毛”强调了真理的永恒性和不变性。即便时光流转,真正的道理却丝毫不损,如同太守的学问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太守的高尚品格和勤勉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真理追求的崇敬和对知识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