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环州先生》 曾随计吏上青霄,折翅归来困一瓢。

曾随计吏上青霄,折翅归来困一瓢。

意思:曾随计吏上青霄,折断翅膀回来困扰一瓢。

出自作者[宋]艾性夫的《哭环州先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青田的经历,诗中描述了作者早年随父亲做官,历经十年游宦生涯,后因折翅归来,隐居青田的经历。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如“折翅归来困一瓢”、“鹿眠蕉”,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曾随计吏上青霄,折翅归来困一瓢。”描绘了作者早年游宦生涯的艰辛和归来后的落魄。其中,“曾随计吏上青霄”一句,表达了作者早年跟随父亲做官,历经十年游宦生涯的情景,象征着作者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折翅归来困一瓢”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因种种原因而归隐的境况,如同折翅的鸟儿无法再高飞,只能困居在一瓢之中。 颔联“湖海十年乌绕树,功名两字鹿眠蕉。”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十年游宦生涯的艰辛和功名无成的悲哀。“湖海十年乌绕树”一句,以“乌绕树”喻指作者四处奔波、劳碌无定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在游宦生涯中的疲惫和迷茫。“功名两字鹿眠蕉”则以“鹿眠蕉”比喻功名如同鹿眠于蕉林,看似近在咫尺,实则远在天边,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渴望和无奈。 颈联“山图不及生前买,诗板姑留死后雕。”表达了作者对生前功名的淡然处之,以及对身后名声的期许。“山图不及生前买”表达了作者深知人生如梦,功名如同山图一样无法预知和掌控,因此对生前功名并不太在意。“诗板姑留死后雕”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流传后世,被人们所铭记,如同在死后留下自己的雕像一样。 尾联“地下修文应未恶,寒蛩虚馆雨萧萧。”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对死亡的淡然处之和对身后寂静的期待。“地下修文应未恶”表达了作者相信自己的学问和文章能够流传后世,得到应有的评价。“寒蛩虚馆雨萧萧”则描绘了死后寂静的场景,如同寒蛩在空旷的馆舍中哀鸣,雨声萧萧,表达了作者对死后寂静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作者早年游宦生涯、归隐经历以及死后寂静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死亡的淡然处之。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随计吏上青霄,折翅归来困一瓢。
湖海十年乌绕树,功名两字鹿眠蕉。
山图不及生前买,诗板姑留死后雕。
地下修文应未恶,寒蛩虚馆雨萧萧。

关键词解释

  • 归来

    读音:guī lái

    繁体字:歸來

    英语:st 29

    意思:(归来,归来)

     1.回来。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

  • 计吏

    读音:jì lì

    繁体字:計吏

    意思:(计吏,计吏)

     1.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
      ▶《汉书•循吏传•文翁》:“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以遗博士。”
      ▶唐·李咸用《宿隐者居》

  • 一瓢

    引用解释

    《论语·雍也》:“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 宋 王禹偁 《滁上谪居》诗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宋 林逋 《寄呈张元礼》诗:“駟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参见“ 一簞一瓢 ”。

    读音:yī piáo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