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意思:篱笆外清阴接药栏,了解风交戛碧琅歼。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竹》

全文创作背景

罗隐的《竹》是一首描绘竹子的诗,其创作背景与罗隐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罗隐生活在唐朝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他本人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仕途坎坷。这样的背景使得罗隐对自然景物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通过描绘竹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竹》一诗中,罗隐赞美了竹子的坚韧、刚毅和顽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将竹子与人的品格相联系,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表达了自己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罗隐的《竹》是在其特定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竹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清阴

    读音:qīng yīn

    繁体字:清陰

    意思:(清阴,清阴)

     1.清凉的树阴。
      ▶晋·陶潜《归鸟诗》:“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唐·薛能《杨柳枝》词:“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 琅玕

    读音:láng gān

    繁体字:琅玕

    意思:亦作“瑯玕”。
     
     1.似珠玉的美石。
      ▶《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传:“琅玕,石而似玉。”
      ▶孔颖达疏:“琅玕,石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