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
意思:草木阴阳也是对立,如果还缺一不芳菲。
出自作者[宋]张伯端的《七言四韵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草木为喻,探讨了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
首句“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诗人以草木为象征,表达了生命中阴阳平衡的重要性。这里的“阴阳”可以理解为生命的两个方面,即阳光和阴凉,它们共同构成了生命的存在。如果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生命就无法存在,也就没有了芳菲。
“初开缘叶阳先唱,次发红花阴后随”,这句诗描绘了生命的生长过程。在阳光的照耀下,植物开始发芽、开花,然后在阴凉的背景下,花朵逐渐成熟。这一过程展示了生命的循环和变化,也表达了生命中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常道只斯为日用,真源返覆有谁知”,这句诗表达了生命的真谛。诗人认为,这个“常道”就是生命的日常,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和经历的。然而,生命的真源却常常被我们忽视,这是非常可惜的。
最后,“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强嗤”,诗人呼吁那些追求真理、寻求生命意义的人们,不要忽视生命的阴阳平衡,不要轻易嘲笑那些还在探索生命真谛的人。
整首诗以草木为喻,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视生命的阴阳平衡,不要轻易忽视那些还在探索生命真谛的人。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