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宫怨》 谁怜金井梧桐露,一夜鸳鸯瓦上霜。

谁怜金井梧桐露,一夜鸳鸯瓦上霜。

意思:谁怜金井梧桐露,一天夜里鸳鸯瓦上霜。

出自作者[明]王世贞的《西宫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点点莲花漏未央,乍寒如水透罗裳。谁怜金井梧桐露,一夜鸳鸯瓦上霜》是一首优美的闺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夏日清晨的感受和情感,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和相思之情。 首句“点点莲花漏未央”,点明了时间——夏日清晨,莲花漏报时,夜色尚未完全退去。这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夏日清晨画面,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乍寒如水透罗裳”一句,将寒意比作冰冷的水,穿透轻柔的罗裳,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微妙感受。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清晨的寒冷与寂静,同时也为下文的心情转折做了铺垫。 “谁怜金井梧桐露”一句,通过描绘金井梧桐露这一景象,表达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她渴望有人能理解她的孤独和寂寞,能陪伴她度过这个漫长的清晨。 “一夜鸳鸯瓦上霜”一句,将鸳鸯瓦上的霜比喻成了一夜之间的孤独和寂寞。这句诗将女子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诗中也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莲花漏、乍寒如水、金井梧桐露、鸳鸯瓦霜等,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清晨的景象和女子的情感变化,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和相思之情。同时,诗中也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意象,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闺怨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点点莲花漏未央,乍寒如水透罗裳。
谁怜金井梧桐露,一夜鸳鸯瓦上霜。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关键词解释

  • 金井

    读音:jīn jǐng

    繁体字:金井

    英语:pupil

    意思:
     1.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之一:“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

  • 梧桐

    读音:wú tóng

    繁体字:梧桐

    英语:(n) wutong tree (fermiana platanifolia), a lightweight and strong wood often used for musical instu

  • 鸳鸯

    读音:yuān yāng

    繁体字:鴛鴦

    短语:鸾凤 比翼鸟

    英语:mandarin duck

    意思:(鸳鸯,鸳鸯)

     1.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