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点绛唇·小院新凉》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意思:我倒不成,形影空酬酢。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点绛唇·小院新凉》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小院新凉》是一首描绘晚秋时节的诗,通过对晚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首句“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描绘了小院中晚风习习,诗人感到罗衫变得凉薄。这句诗通过视觉和触觉,生动地描绘了晚秋的凉意。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情绪,他无法独自饮酒取暖,只能与自己的形影做着空洞的应对。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寂寞。这句诗通过“萧寺”和“别绪”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同情。 接下来的几句“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是对晚秋景象的具体描绘。西风猛烈地吹着,夕阳下,角声响起,一阵槐花随风飘落。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晚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深的情感色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
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酬酢

    读音:chóu zuò

    繁体字:酬酢

    英语:to exchange toasts

    意思:
     1.主客相互敬酒,主敬客称酬,客还敬称酢。
      ▶《淮南子•主术训》:“觞酌俎豆酬酢之礼,所以效

  • 形影

    读音:xíng yǐng

    繁体字:形影

    英语:(of an object) form and shadow

    意思:
     1.人的形体与影子。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若乃轻合而不重

  • 不成

    读音:bù chéng

    繁体字:不成

    英语:won\'t do

    意思:
     1.未成年。
      ▶《左传•哀公五年》:“齐·燕姬生子,不成而死。”
      ▶杜预注:“不成,未冠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