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元诜还丹阳别业》 草堂连古寺,江日动晴晖。

草堂连古寺,江日动晴晖。

意思:草堂连古寺,江苏天动晴晖。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送元诜还丹阳别业》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已知成傲吏,复见解朝衣。应向丹阳郭,秋山独掩扉》,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描绘一个人辞官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 首联“已知成傲吏,复见解朝衣”,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变化。这里的“傲吏”指的是辞官归隐后的诗人自己,而“解朝衣”则暗示了诗人已经辞去了官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辞官归隐的决心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然自得的归隐之乐。 颔联“应向丹阳郭,秋山独掩扉”,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丹阳郭是诗人归隐的地方,秋山独掩扉则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隐居在秋山之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超脱。 颈联“草堂连古寺,江日动晴晖”,描绘了归隐之地周围的景色。草堂指的是诗人的住所,古寺则是指周围的寺庙,江日动晴晖则描绘了江面上阳光明媚的景象。这种景色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归隐之地的优美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一别沧洲远,兰桡几岁归”,表达了诗人与世俗的疏离感和孤独感。沧洲指的是诗人过去的官场和生活场所,与沧洲远别表明诗人已经彻底离开了官场。而兰桡几岁归则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后的孤独和无奈,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过去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淡漠和超脱。诗中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归隐之地的优美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已知成傲吏,复见解朝衣。
应向丹阳郭,秋山独掩扉。
草堂连古寺,江日动晴晖。
一别沧洲远,兰桡几岁归。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草堂

    读音:cǎo táng

    繁体字:草堂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钟山之英,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