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披衣凭玉栏,天风吹露洒琅玕。
意思:半夜披上衣服凭玉栏,天风吹雨露洒琅歼。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折梅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半披衣凭玉栏,天风吹露洒琅玕。
前台后台月如水,云去云来梅影寒。》以其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深夜的宁静与美丽。
首句“夜半披衣凭玉栏”直接引入主题,描述了一个深夜的场景,诗人披着衣服,倚靠着玉石栏杆,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闲适和优雅,也暗示了环境的静谧和深夜的孤寂。
“天风吹露洒琅玕”一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风、露、琅玕(一种竹子的名称),三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氛。风中的露水洒在琅玕竹上,更增添了夜晚的宁静。
“前台后台月如水”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场景,前台和后台,分别对应了诗人的视觉和想象。月光如水,洒在每一个角落,既是对实景的描绘,也是对诗人的内心世界的暗示。
最后,“云去云来梅影寒”一句,诗人以动态的云和寒冷的梅影结束了全诗,既表现了夜色的变幻莫测,也增添了诗的余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夜半凭栏的视角,通过描绘风、露、月、云等自然元素,以及梅影等意象,展现了深夜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寂和静思,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