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蜀江观》 绣衣酷吏虽湮塞,难掩公朝赐石碑。

绣衣酷吏虽湮塞,难掩公朝赐石碑。

意思:绣衣酷吏虽然堵塞不通,难以掩盖朝廷赐石碑。

出自作者[宋]姚勉的《题蜀江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孝祖淳熙时期极盛时期的赞美,这个时期,泉水曾经在四川江边涌出。尽管后来酷吏的绣衣将泉眼堵塞,但无法掩盖朝廷赐予的石碑所代表的公道和荣誉。 首句“孝祖淳熙极盛时,此泉曾发蜀江湄”描绘了孝祖淳熙时期的繁荣景象,仿佛泉水曾经在四川江边涌出,象征着那个时代的繁荣和昌盛。 “绣衣酷吏虽湮塞,难掩公朝赐石碑。”这句诗表达了即使有人试图通过堵塞泉眼来掩盖过去,但朝廷赐予的石碑所代表的公道和荣誉是无法被掩盖的。这暗示了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公正和荣誉的力量依然存在,无法被轻易抹去。 整首诗表达了对孝祖淳熙时期繁荣昌盛的赞美,以及对公正和荣誉的坚守和尊重。它提醒我们,历史和公道是永恒的,不会被轻易改变或抹去。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公正和荣誉的价值依然存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孝祖淳熙极盛时,此泉曾发蜀江湄。
绣衣酷吏虽湮塞,难掩公朝赐石碑。

关键词解释

  • 公朝

    读音:gōng cháo

    繁体字:公朝

    意思:古代官吏在朝廷的治事之所,借指朝廷。
      ▶《庄子•达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
      ▶成玄英疏:“既无意于公私,岂有怀于朝廷哉。”
      ▶《南齐

  • 绣衣

    读音:xiù yī

    繁体字:綉衣

    意思:(绣衣,绣衣)

     1.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今多指饰以刺绣的丝质服装。
      ▶《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
      ▶《

  • 酷吏

    读音:kù lì

    繁体字:酷吏

    英语:oppressive official

    意思:指滥用刑法残害人民的官吏。
      ▶《史记•酷吏列传》:“高后时,酷吏独有侯封,刻轹宗室,侵辱功臣。”
     

  • 石碑

    读音:shí bēi

    繁体字:石碑

    意思: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
      ▶《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汉·郑玄注:“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
      ▶《后汉书•儒林传序》:“熹平四年,灵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