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卢卓山人画水》 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

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

意思:常听说在石不画水,画水最难您得名字。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卢卓山人画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画师的诗,诗中通过对画师的画技和作品的赞美,表达了对画师的敬仰之情。 首联“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听说画师不画石却能画出水,这难度极大,但这位画师的技艺却因此而闻名。这里巧妙地运用了“画石不画水”的典故,既表达了水石相生的难度,又表达了对画师的赞美之情。 颔联“海色未将蓝汁染,笔锋犹傍墨花行。”描绘了画师的精湛技艺,诗人用“海色未染”来形容画面的空灵和深远,用“笔锋犹傍墨花行”来表达画师笔法灵活多变,能够巧妙地运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画面。 颈联“散吞高下应无岸,斜蹙东南势欲倾。”进一步描绘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诗人用“散吞高下”来形容画面中的水势浩渺,气势磅礴,而“斜蹙东南”则表现了画面中的山势倾斜欲倒,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尾联“坐久神迷不能决,却疑身在小蓬瀛。”诗人对画师的敬佩之情达到了高潮,他坐在那里欣赏画作,被画中的美景所吸引,以至于无法做出决定。他怀疑自己是否身在小蓬莱仙境之中,表达了对画师技艺的赞叹和对画作的欣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画师的赞美和对其作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精湛技艺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画师的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
海色未将蓝汁染,笔锋犹傍墨花行。
散吞高下应无岸,斜蹙东南势欲倾。
坐久神迷不能决,却疑身在小蓬瀛。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得名

    读音:dé míng

    繁体字:得名

    英语:gain the name

    意思:获得美名;有名气,闻名。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窃名者,厚貌深姦,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 画石

    读音:huà shí

    繁体字:畫石

    意思:(画石,画石)

     1.有纹理的石头。
      ▶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董偃常卧延清之室,以画石为床,文如锦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

  • 水画

    读音:shuǐ huà

    繁体字:水畫

    意思:(水画,水画)
    一中绘画的技艺。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艺绝》:“﹝范阳山人﹞忽谓李曰:‘某有一艺,将去,欲以为别,所谓水画也。’乃请后厅上掘地为池,方丈,深尺余,泥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